2007-11-07

心中永遠的童話-失物之書/The Book of Lost Things




失物之書
The Book of Lost Things


作者: John Connolly / 約翰 康納利
譯者: 謝靜雯
出版社:麥田
出版日期:2007 年 06 月 29 日
語言別:繁體中文
ISBN:9789861732497

每個大人心裡都住著一個孩子;而每個小孩心裡,都有個未來的成人靜靜等候。

很久很久以前,名叫大衛的男孩,失去了母親。

喪母的悲傷和痛楚,父親旋即再婚的驚愕和衝擊,對繼母及新生兒弟弟的嫉妒與憎惡……深深的恨意,幻化成大衛內心猙獰的怪獸,醜惡、恐怖,無止境膨脹壯大。幼小的大衛,如何戰勝心中的惡魔?

失去的能夠復得嗎?怎樣才能找到成長的勇氣和力量?

和母親一起閱讀的童話、神話與傳說,從黑夜裡召喚大衛,喚他進入了一個個殘酷、血腥、征伐的歷險。那裡如同真實的人生道路,充滿了險惡和重重難關。唯有不逃避、唯有原諒,唯有重拾那本被遺忘的「失物之書」,大衛才能得到新生。

每個孩子、每個成人,都有一本「失物之書」,那是我們愛與被愛的起點。

若你也曾痛失至愛,深深被刺傷,不再信任這個世界,你的那本「失物之書」,在哪裡呢?


我,或者我們以為,隨著年歲漸長,童年的種種已經消失得無影無蹤,但其實都在那裡的,童年的美麗如新,傷痛依舊,《失物之書》是一劑顯影劑,讓我看到了我以為已經不存在的事物。
----by 吳志恆(文字工作者)

因著工作的關係,初期閱讀此書時僅能利用零散破碎時間一點一滴地進入這個世界;最後終究被書的精彩而狠下心來在一個夜晚,關掉手機、寧靜下心地一口氣結束書中的旅程。

當閱畢之際,圖書館的閱覽室也即將關掉最後一盞燈時;我、卻還在故事旅途中,緩慢而沉重的步伐。心緒沈澱地異常寧靜緩和,思索半晌,偶爾飄到某段回憶或其他故事的枝節裡。

自懂事以來,故事總以安靜面貌出現。因家中環境的關係,我很早就習慣著與一堆書為伍的生活,那個顯得非常陌生的自己,站在巨大書架前,從架上成排書群裡拉出一本,不管是否看得懂,總是順著篇幅、故事的行進而度過無數個昏沉下午。

閱讀的過程中讓我想起了多年前的一本書:虎克船長。


由Terry Brooks / 泰瑞 博魯克思所改寫著名小飛俠長大後的故事,那時懵懵懂懂地只知道小飛俠長大了,但卻無法體會長大那種失去飛行能力的悲哀、痛苦;回到夢幻島尋回最初的自己那種失而復得的感動。現在,在失落之書的帶領下,我重新地感受那時無法體會的感受。

P.S 此書曾改編拍成電影-虎克船長 / Hook,由Robin Williams / 羅賓 威廉斯、Julia Roberts / 朱麗亞 羅伯茲、Dustin Hoffman / 達斯丁 霍夫曼 主演。


失落之書中有精彩的童話新詮釋:狼人是小紅帽和大野狼的後代,七矮人是被壓迫的勞工階級,白雪公主是又醜又肥的惡婆娘,詩人布朗寧筆下的騎士羅蘭則成了尋找戀人的被放逐者;有關於少年成長的永恆議題,從孩子到成人的蛻變,童年的終結、兒童的殘酷本質;父親形象的百般變貌,母親死亡的巨大創傷,繼母角色的邪惡與否,當然還有最經典的英雄冒險原型----離開本來世界,前往超自然的領域,與惡夢和恐懼化身交戰而後歸返。

這些特點顯得繽紛撩亂,卻說不出失物之書的最核心。那也許就是,閱讀過程中,我找回了小時候看故事書想要一頁頁往下翻的美好感覺。那是一種很單純的慾望,不受任何世故或價值沾染。這樣的經驗已經離我好遠,以致於起先還辨認不出,啊,原來那就是遺失的童年的美好。

小男孩大衛喪母之後,心中充滿憤懣,進而排拒繼母與弟弟,身為故事的旁觀者,看到戰爭、看到大人的為難,想著故事裡的大衛其實只是個小男孩,他的世界只有最親近的父母,卻只能獨自面對摯愛將要被一一奪走的恐懼。看著這些孩子們要在殘酷世界獨自奮戰求生存的情節,總讓我覺得不忍。

看到一些邪惡的大人,他們擁有的比這些可憐的孩子多上幾百倍,卻還要想盡辦法利用孩子的希冀想望,剝奪他們手中所有。不忍、憤怒,卻也明白這就是生存的掙扎。在一個太陽每日都要升起的現實世界,你得要自己面對、處理屬於自己的憂傷恐懼任何弱點。面貌身軀思想終會隨歲月成長,然而你內心或許始終有個小小身影,那是你來不及呵護疼愛的幼小的自己、未竟的夢、一些遭現實壓制卻也不能放棄的溫柔心思。

而大衛在面對這一切時卻連哭的權利都沒有。
「哭、是為了失去一切人事物:包括那些能明言道出,以及只能意會而無法言傳的。」

內心善與惡的拉踞,是善大於惡,還是惡多於善?
而面對著一次又一次的誘惑,我自問異地而處;我羞愧地自承:我竟無法拒絕各樣的條件交換只因我想選擇最輕鬆那條路而走。

「不管什麼樣的邪惡,從懷胎那一刻,邪惡即在心裡,問題只在去發掘內在那份邪惡的性質。」

「縱容自己的怨懟、而使倆人同受詛咒。」

「在陰毒思想的重壓下,心靈終將為之崩垮。」

看到大衛從一個不由分說排斥一切的小孩,「一關一關打妖怪」,開始懂得體會他人的保護與付出、體恤別人的隱私惦念,彷彿連自我都同大衛一起接受了心靈洗滌的儀式。你知道離開這個故事之後的人生或世界,並不一定變得更輕鬆完美,卻有一種「萬物終有時」的寧靜感受。失落終有時、遺憾終有時,體悟、接受,一切缺憾終也可能變得完滿。

我們永遠在學習、永遠在摸索。沒有「一夜長大」這回事:長大是一種延續終生的狀態;是一種自由和解放,從今以後只對自己負責。

康納利說:「人生有漫漫時間可透過磨難來教導我們;童年就該有自己天真與平安的時刻……盼望人生對你溫柔以待。」

盼望人生對你溫柔以待。
這句話,獻給所有看到這篇文章的你。
不論你是否曾經遭遇許多磨難痛苦,希望往後的人生,對你溫柔以待。

一切的想像都會成真,一切失落的終將復得

在失物之書的閱讀過程中,反覆成真、失落復得…啊!這就是生活所要給予我們的考驗吧?


1 個回應:

匿名 提到...

人生從一開始的原點(出生~)
中間經過了無以數計.錯綜複雜.迂迴盤旋的結...
再回到最後的原點(到死亡)
能帶來什麼?又能帶走什麼呢!!
該經過的只是"失物之書"的道路罷了~.~